中国象棋的开局是由残局和中局组成的。开局是残局的基础,因为开局就决定了全局的走势。残局的作用就在于为中局做好铺垫,当然也可以说,残局是中盘形势发展变化的基础。
1、捉对方兵卒
《象棋》开局要尽量走好士象兵和车兵战,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是以车或马杀炮为多。因为马和炮属于进攻型子力,可以直接出击或主动进攻对方中心阵地或者弱点和破绽。尤其在一些残局中,只有当对方士或卒处于劣势时,才可以考虑车、马、炮等进攻型子力配合进行中残棋战术运用。
2、捉对方士象
中国象棋里有这样一句话:“将军在士角”,即凡是对方的棋子出现在士角都是“将军”。
捉对方中炮
一般情况下,对中炮的控制就是对士角的控制。
因为中炮吃子位置较远,对其攻击路线也不太容易掌握。
所以中炮被捉之后,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位置来化解危险。
在走法上,我们通常叫“将军”,因为如果对方吃掉中炮之后没有被捉,则黑方不会被吃掉。
所以对方只能走将5进1或者将6进1来保护自己。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对方能走将5进1或将6进1,则说明他是中炮的情况下,他是可以走将5退1或者将6退1的。
所以我们应该先抓住中炮的位置。
如果对方中了你的“将军”之后也没有被吃掉,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继续走下去了!
捉对方弃子
如果说捉中炮是在双方战略上要争取主动的话,那么,捉对方弃子则是一种在战术上的主动进攻。这种进攻是带有一定破坏性的,但在对弈中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中炮、过河卒、双相炮还是卒3进1,这些棋子都是可以任意走动的,在开局阶段,先用车将对方的子吃掉也是常见的开局手段之一。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巧妙运用这些棋子在开局阶段就使其发挥出巨大威力,则有可能对赢得残局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一个实际事例:双方进入中局阶段后,红方第一次叫将想吃掉黑方的卒5进1打出炮来,结果被对方用车将了一马3进1打出炮来化解。
捉对方进卒
中国象棋里有句话:“吃着象捉着卒”,就是说,只要能吃掉对方的一兵一卒,就可以直接赢棋。
既然是“吃着”,就应该包括“进卒”两种形式:即对方的棋子能被我们吃掉;或者对方的棋子不能被我们吃掉,但是可以从我方的棋里跳出来。
例5:马9进3!
马1进2!
红方利用马脚力与帅印和子力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马的机动灵活性能,使自己的卒有了一种腾挪跳跃的空间。
马进1进二兵,兵来将挡;
红方不肯轻易放弃将官而让子。
红将5退1!
马进二卒向前冲;红方跳二路马一进一;如果想要回士又回来炮前走;这样对方就没有办法攻击红方的士和象。
捉子力薄弱的棋子,伺机一举歼灭之。
中国象棋里有一句名言:“棋先走活了,就是先手”。当己方的棋子被对方的棋子压制住时,有时需要捉对方棋子中力薄弱的棋子,为己方创造优势条件。捉对方棋子中力薄弱的棋子,要从全局考虑,不能只顾一子一卒,而要兼顾全局。在中国象棋开局阶段就常常运用到这方面的技巧。
如图1-2布局时红方车对黑方马平炮后红方兵三进一抽住黑将(马炮)马不能走出去,应该从全局考虑用炮打将吃掉黑卒,在这个局面下红棋必须将马走出墙外,如果黑方马走出墙外红方可以直接将死被捉着,这样红棋就能占到主动地位。
如图1-3布局时红车对黑炮八进一抽住马二进三将军(马)红炮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