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发帖减刑 社区服刑人员减刑的流程是什么
1.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根据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和《提请减刑审核表》,连同其他材料报送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2.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核,认为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在《提请减刑建议审核书》签署意见,向地(市)级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减刑,并移送下列材料:
(1)《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
(2)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
(3)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4)奖惩审批表等;
(5)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3.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二、社区矫正人员的范围
社区矫正人员的范围如下: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找法网提醒,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人员应遵守的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人员应遵守的矫正制度大致如下: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
2.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3.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4.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