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能写小说吗 微博与小说的新趋势

AND 年 3月号 (下半月刊) 总第 161期微博与小说的新趋势○ 廖令鹏一、微博带给小说的礼物新浪微博的首页上写着三句话:“随意记录生活” ,“随时随地发微博” ,“迅速获取最热最火最快最酷最新的资讯” 。微博随时随地书写、语言简短,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只言片语”式的微博基本上来自于生活现场,信息细节化,现场感很强,通过一个人的微博就能看到这个人,而所有人的微博就是整个真实社会的全景图。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建立在素材和经验之上,由各种情节有机构成。独特的小说必须要有独特的经验,经验主要通过实践、阅读、传承、交流等方式获得,微博给小说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事件以及事件中的经验。传统的经验获得多源于自身的经验、他人的经脸、历史的经验等等。著名作家王小波并不是一个社交广泛、经历丰富的人,但他的小说蕴含的信息量空前繁荣,这是由于他经年累月地通过实践、阅读、旁听等途径积累素材和获取经验的结果。而微博时代却不需要那么“辛苦”了,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瞬间的一个想法、语句,都可以很大程度上获得留存,甚至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文学创作,不必投入固定的创作环境中。
现在的小说作家们,只要打开微博,就有情节、故事和灵感,就有创编者按:媒介的发展变化深刻影响着文学形态的演变, 在以互联网、 无线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 短信、微博、微电影的广泛应用和传播所带来的商业语境, 让文学从生产、 接受、 传播等方面发生微妙的变化。 就像一把双刃剑,新媒介为文学带来了礼物, 也制造了麻烦。 怎样乘座新媒介这趟快车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 怎样探索文化市场的营销战略,怎样克服新媒介文学样式的弊端,怎样为新媒介技术和传统文学品质的交汇融合提供契机,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必须解答的问题。下面的一组文章,是对新媒介研究领域的最新探索与发现。 如果说 “微博语境使小说的本质的强调成为必然” 和“探索单情节微电影的剧本创意技法”是从本体论和创作论出发, 那么”探究目前影视传播与微博公关的互动关系” 与 “对微博公文的发现与评价”则是以文学消费为出发点和归旨。 当然, 新媒介的研究中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这只是我刊继2012 年第 6 期 “网络文学研究” 专栏之后的又一次发现和整理,更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广大读者的进一步发现。新媒介研究24PDF 文件使用 "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ëw w w . fi nepri nt. com . cn
